專注條碼技術19年
條碼系統應用集成服務提供商
2009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中科院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無錫研發分中心,提出“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點謀劃未來,早點攻破核心技術”,并且明確要求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前不久發表署名文章,強調要高度關注傳感網這個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加強技術開發和自主創新,力爭在這一領域搶占競爭的制高點。
有評論認為,傳感網將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新浪潮。面對這一巨大的產業新機遇,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我們能否牢牢把握住,使之成為我國繼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之后又一個具有話語權的技術領域?
早在1999年,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和網絡國際會議便已提出,“傳感網是下一個世紀人類面臨的又一個發展機遇”。2005年,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國際電聯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對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給予了積極回應,在世界范圍內引發轟動。日本和韓國則分別提出了“U-japan”和“U-Korea”戰略。愛立信大中華區總裁馬志鴻認為,隨著網絡融合與轉型的不斷推進,新型的聯網終端日益普及,以移動通信和寬帶網絡為代表的ICT技術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愛立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終端,傳感網將變為現實。有關分析預測認為,如果傳感網全部構成,其產業規模將比互聯網產業大30倍,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的新興產業。
業內人士指出,物聯網的應用有三個層次,一個是傳感網絡,即以二維碼、RFID、傳感器為主,實現“物”的識別;二是傳輸網絡,即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通信網或者下一代互聯網,實現數據的傳輸和計算;三是應用網絡,即輸入輸出控制終端,包括手機等終端。物聯網的一些關鍵技術例如RFID、傳感器、嵌入式軟件及傳輸數據計算等領域,從目前國內產業發展水平而言,仍存在一定瓶頸: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傳感器產業化水平較低,高端產品為國外廠商壟斷。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門組建了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正式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政府高度關注傳感網的新技術,工信部也會與有關部門就傳感網等新技術開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而在江蘇無錫市,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中國傳感信息中心”已邁出實質性步伐,9月29日相關申報材料已正式遞交國務院。“中國傳感信息中心”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主要由傳感網創新園、傳感網產業園、傳感網信息服務園組成。無錫市經貿委負責人透露,下一步無錫市將在環保、交通、智能電網、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領域率先展開傳感網應用示范工程。
值得重視的是,在傳感網技術應用上,我國通信業大有可為。傳感網應用的基礎在于寬帶和無線通信網絡。在通信網基礎設施上,我國電信網絡無論規模、技術水平,都已經居于世界前列。并且,在傳感網概念正式出臺前,三家運營商都在打造3G應用,很多應用其實就是傳感網應用。例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推出的手機支付業務,就是典型的傳感網應用。中國電信一直在大力推介的全球眼技術,其實就是遠程監控的傳感網應用。